千年古道延绵,连通巴蜀两地,而今大道纵横,共促成渝发展。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部署推进三年多来,四川省、重庆市两地税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联合推进区域共建、开放共促、服务共享,税收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税动能。
破题开局 “高竹经验”以点带面率先融合
走进川渝边界,在210国道与汉渝公路交汇处,醒目的“川渝高竹新区”标语牌映入眼帘。连片成群的厂房、密集施工的工地、车水马龙的邻渝大道……这里是全国首个跨省共建城市新区——川渝高竹新区。
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先天的工业园区基础,川渝高竹新区肩负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省域一体化发展的改革试点重任。为了以最快速度助力新区建设发展,川渝两地税务部门共同成立了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同步研究解决两地政策执行口径、标准以及跨省办税便利度等问题,吸引了大批川渝跨省贸易企业落地投产。
“我们公司从入驻新区立项、选址到投产只花了一年半时间,这些都离不开新区给予我们土地、物流等关键要素的保障。”谈起入驻川渝高竹新区的原因,四川渝兴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光华道出“地理位置好”“新区政策好”“用地用工价格更低”这几个关键因素。
以城市维护建设税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城镇的税率为5%。此前重庆市渝北区的税率为7%,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的税率为5%。为促进政策协同,两地税务部门推动地方政府在高竹新区范围内的渝北区域,将7%的城建税税率降低至5%。
“受益于新区各项税费政策的叠加优势,公司今年累计获得税收优惠近200万元,着实为企业发展增势赋能。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产值超2000万元,同比增长约24.5%。”据殷光华介绍,今年企业还利用节省下的税惠“红利”在新区购买了35亩的二期厂房地皮,“我们将加速推进以川渝高竹新区为基地,以西南地区为中心,在产品覆盖全国各省市的基础上,全面拓展境外市场。”
如今,“政策从优、成本就低”,跨省公交、供水、供电、办税等改革探索的不断深化,正一步步将川渝高竹新区打造成价值高地、投资洼地、活力热土。截至今年10月,新区市场经营主体达2090家,工业产值达47.52亿元,工业用电量11.36亿千瓦,较2022年12月川渝高竹新区成立之初分别增长19.97%、45.62%、10.61%。
在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电子大屏上,直接明了地展示着川渝高竹新区纳税人缴费人接待情况:本月累积办理了2760笔业务,四川2108笔,重庆652笔。
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中心成立以来,新区已累计提供线上线下办税缴费服务超20万笔,资料报送率减少26%,办税时间缩短约60%,充分释放“零障碍、加速度”的一体化改革红利,成为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连线拓面 “十大毗邻”辐射双圈协同共进
创新一个“点”,带动一大“片”。“高竹经验”探索出的川渝税务税费征管服务一体化正不断拓展至川渝合作十大毗邻地区。
重庆潼南、四川遂宁,地处成渝发展的主轴“轴心”位置,是川渝合作的十大毗邻之一。为服务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发展,两地税务部门联合打造“与遂潼行”税收服务品牌,成立“川渝通办”专窗、“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让“毗邻共建”不断走向“毗邻示范”。
“现在好了,不用在遂宁和重庆两地来回跑,‘川渝通办’确实方便很多。”重庆佰思特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德高说,由于公司在遂宁还投资了两家企业,前期办理涉税业务时不得不往返于遂宁、潼南两地。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深化,如今公司的很多涉税业务都可以线上通办或者在潼南“川渝通办”专窗办理,极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抓点、连线、拓面,越来越多的川渝毗邻区探索出了新的税费征管服务模式。在内荣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税务部门共同制定玻陶、夏布等行业的税收征管服务工作指引,统一政策业务口径和税费服务规程,形成资源共享、数据共通、执法共认、行业共管的常态化机制;在泸永江联合创新税费争议调解中心,四川省泸州市和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三地11个办税服务厅建立“一站受理+三地联动+云上调解”争议调解机制……
跨省毗邻区的服务事项联通,将极大推动辐射川渝两地城市化区域发展迅速连成一体。据了解,两地税务部门不断推动税费争议调解合作,在毗邻地区已成立9个“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现已完成川渝联合调解事项33件次,税费争议调解事项345个。此外,川渝还联合开展“税惠万企 川渝同行”“共此春风 毗邻同行”“川渝税法云播”等系列直播活动共40余场,吸引参与网友近百万人次。
步履铿锵 “三化目标”一体推进未来可期
成渝双圈动力澎湃的背后,有着税务部门的精心谋划、夯基筑垒、稳步推进。2020年4月,川渝税务联合召开税收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一次联席会,签订《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备忘录》,税收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序幕由此拉开。
三年来,川渝税务部门一体推进两地区域协同发展,紧紧围绕“政策执行标准化、税费征管一体化、办税服务便利化”目标,让政策执行“一把尺”、税收征管“一盘棋”、纳税服务“一站式”的一体化发展模式逐渐成型,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被有效释放。
2023年,两地税务部门持续拓展线上“川渝通办”事项范围,新增办理纳税信用补评等11个涉税事项通办事项。7月,在四川、重庆税务微信公众号上线“重庆(四川)-自然人社保缴费”功能,实现自然人社保缴费“川渝通办”。截至目前,已累计实现63项税费业务线上“川渝通办”、20项税费事项实现异地就近通办。
除了政策统一、事项通办,川渝税务部门还共同创新纳税辅导、大数据支持等税费服务新方式。两地税务部门充分发挥数据全、信息通、联系广的大数据管理优势,不断为川渝两地企业创造更多新的机遇。
“我们今年合作社蘑菇的产量大概有500多吨,其中,卖到重庆的有100多吨,增加了40多万的销售收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万元。”隆昌永星蘑菇种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刘唐莉一边忙着装货一边说,“今年3月底,在内荣两地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有采购蘑菇需求的企业信息,在沟通合作意愿后,很快我们就达成了购销协议,保证了合作社的持续经营。”
据了解,内荣两地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对两地涉农企业的基本情况、开票数据、购销渠道等开展多维度分析,并结合走访联系情况,搭建双方征管服务一体化“数智中心”,通过数据链打通供应链,延长产业链。
三年筑台起势,着眼未来发展,四川省、重庆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地税务部门将继续在“三化”方面通力合作,充分营造川渝协同一致、优质高效的税收营商环境,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更多川渝税务力量,助力打造新时代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本。(文、图/杨钦粤 蔡雅芸 陈颖)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