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同心四川 > 正文

巴州区:坚持“三个三”救助保障机制 办好民生实事

近年以来,巴中市巴州区民政局紧密围绕“扩围、增效、防漏、补短”工作目标,以市政府“七条措施”为工作指引,依托水宁寺镇近两年的规范管理创新试点,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三个三”工作机制,精准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纵深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确保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提质增效。

严实推进“三变”政策机制。一是“一条线议”变“协同救”。由巴州区民政局牵头,统筹整合残联、应急、教育、医保等部门资源,制定4类13项《社会救助政策清单》,在进行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两残补贴等社会救助政策保障的基础上,精细化进行数据比对和信息推送,分层分类匹配其他保障政策,为困难群众编织好政策兜底“保障网”。二是“一枚印章”变“公开评”。对由乡镇分管领导、民政负责人、社会救助协理员组成的民政工作小组进行业务培训,组织村民代表、在家群众、村(社区)纪检委员、村组干部等了解村情社情民情的人员,召开“村社群众会”“群众坝坝会”,采取“请群众看、听群众说、让群众评”的方法,现场公开评出纳入救助保障对象,借助“三务公开”“阳光问廉”“公开放榜”等活动,公示享受政策人员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扩大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力与影响力。三是“一支笔签”变“联席审”。指导各乡镇(街道)由村组干部、社会救助协理员、包村领导、包村干部等组成入户的核查组,据实填写入户调查表,由乡镇一级开展新申请人员的联查联审联批,同时,主动邀请乡镇重点工作督查专班协同办公、参与评审,不定期开展社会救助领域专项整治及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持续提高困难群众审核甄别能力,确保他们受助公平、保障公正。

务实推动“三早”发现机制。一是早发现。建立主动发现预警机制,每月推送风险线索信息,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协理员、社工、村组干部等“前哨”作用,开展“敲门行动”,入户核实具体情况,常态摸排、动态掌握,建立生活困难群众台账,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二是早介入。指导各社会救助联查联审联批小组,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线上+线下”等方式,对突发大病和变故、突遭自然灾害和意外、家有高龄和就学人员等存在致困风险因素的家庭提早介入,实地核查生活现状,精准牌匹配救助政策,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协调落实其他救助政策,迅速将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保障。三是早救助。指导各乡镇(街道)在第一时间掌握或初步核实存在突发困难情况后,即可启动简易救助程序,通过及时发放临时救助金、实物救助、转介服务等多种方式给予救助,紧急情况做到即知即救,后补充完善资料,确保问题不过夜、资金物资发放送到手。截止目前,全区新增城乡低保保障对象5800余人;为因病、灾、学等造成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7000余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768万余元,慰问物资1200余套价值约80余万元。

扎实推行“三办”服务机制。一是推行救助业务下沉办。通过在政府网站、镇街明显处、村部公示栏等群众关注度高的地方,公开公示社会救助热线、民政救助政策等信息,对病、残、灾、学导致基本生活存在困难的群众,通过拨打救助热线即可提出救助申请,民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受理、分流,将初筛后符合救助的对象花名册交各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随即进行上门代办帮办服务,有效杜绝群众“来回跑、多次跑”,实现指尖办、掌上办。二是推行急难业务提速办。针对重大突发性变故、短暂无业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困难群众,以及外来务工临时遇困人员实行“急难型”救助,求助者可通过向民政救助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审核后,即按标准先行给予“过渡期”临时救助,帮助其渡过难关,步入生活正轨。

三是推行公益援助随时办。鼓励支持区内慈善公益组织等社会团体对辖区流浪乞讨人员、独居(空巢)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分散供养特困对象、独居失能半失能低保对象、困难残疾人员、重病患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孕(产)妇等特殊群体遇到暂时性困难,提供24小时帮助,本年度各慈善组织累计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医疗帮扶、临时庇护、资金及物资救助等困难帮扶达1000余次,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极端事件发生,兜住兜牢兜好民生保障基本底线,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王安现 李中益)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