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清晨,数辆红色大货车依次从还未完全消散的寒雾中穿过,准时驶入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的货物仓库,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将封装好的生丝搬运、装车。几天后,这批总量近40吨的生丝将作为国际奢侈品大牌的服装用料,通过中欧班列(成渝)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至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和地区,摇身一变成为一件件精美的绸衣。
我国茧、丝和坯绸的产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2022年生丝出口在世界的生丝出口总额中占比为80%,而四川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头顶“中国高档丝绸”光环的“川丝”更是闻名海内外。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川丝”的海外“蝶变”让漫漫“丝路”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每年生丝的出口量为200吨左右,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6月!”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定云介绍。走进公司缫丝车间,机声隆隆,自动缫丝机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缫丝、编检、整理、打包……“织女”们各司其职,马不停蹄地赶制着新签订的外贸订单。
作为“川丝”家族中的蚕桑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高档丝绸”标志使用企业,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集蚕桑生产、蚕茧收烘、缫丝、织绸为一体,生产的武胜生丝深受法国、意大利等奢侈品牌青睐。
然而,偏居西南一隅的生丝是如何实现远销海外的华丽“蝶变”,公司负责人唐定云直言税务部门的帮助很大。“从2011年开始,企业一直有少量的生丝出口,但由于对国外政策的不熟悉以及生丝产能原因,出口体量较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税务部门就组建了‘管家’团队,围绕公司项目建设、货物出口等开展全流程暖心服务,为公司产品‘出海’提供了‘硬’支持。”
唐定云口中的“管家”团队,是当地税务部门围绕出口企业针对性组建的业务辅导团队,针对外贸企业海外投资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涉税问题,通过定期开展对应地区的《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辅导、进行“前置性”风险提醒和全链条的咨询答疑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熟悉对外出口政策,规避海外经营风险。
据了解,为着力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四川税务部门聚焦出口退税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持续加大政策辅导力度,提升纳税服务质效,并将出口企业根据行业、规模等进行分类,“手把手”辅导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现实困难,确保政策咨询答得准、答得快,增强企业“出海”发展信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产丝大国,国内市场相对饱和,唯有‘出海’才能做大做强。”唐定云介绍,税收服务托底后,企业乘着政策东风经过几年的海外考察和市场拓展,迅速调整经营策略,于2017年果断与当地政府签订了3万亩现代蚕桑产业园建设协议,主攻“出口”。
然而,随着出口量的增加,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原来,对外贸易往往需要经历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周期,导致企业资金流一度出现困境。
唐定云说:“特别是前些年受全球疫情影响,物流受阻、成本增加等因素叠加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压力,还好有出口退税的‘真金白银’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回血’。2023年前三季度我们已经获得了814万元的出口退税款。”
税惠落地更快一步,外贸活力就多添几分。为进一步助力企业“走出去”,四川税务部门聚焦外贸企业资金流转时效提升,实现申报、审批、退库全流程无纸化,持续加快审批速度、缩短办理时长,以“直达+快享”的形式将平均办理出口退税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助力出口企业取得真“财”实“效”,扬帆远航。
“我们利用出口退税款购买了扩产提能的新设备,目前已经升级使用了意大利进口的剑杆织机和国际先进的自动缫丝机。”唐定云介绍,新设备可以平均每台每天织绸200米的速度,将整体生产效率提高10%,5A、6A级高级生丝的产量可达99%,今年的生丝出口总额已突破8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作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自建了1万亩高标准、高质量优质蚕桑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县农户发展优质桑园7万亩,目前已形成“桑-蚕-茧-丝-绸-旅”全产业链,年养蚕16万张,产茧600万公斤,蚕桑产值超4亿元,不仅在“出海抢单”中赢得先机,还为当地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经桑”之路。
高品位的生丝为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巩固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公司又新增了几家欧洲一线品牌的客户,已实现20%的客户增长。“我们将立足产品品质持续扩大出口量,持续巩固拓展欧美市场,不断擦亮‘川丝’的海外名片。”积极向好的外贸形势和稳步增长的产能,使唐定云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出口退税对于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支持外贸稳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四川省税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四川税务部门将以建立健全出口退税服务监管新机制为契机,积极落实落细出口退税政策,创新‘全流程’定制化退税服务,为纳税人及时送去‘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利和便捷高效的办税体验,助力外贸企业在‘出海路’上轻装前行。”(文、图/熊鸣飞 王佳丽 牛洋)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