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税改看四川 > 正文

税惠“专精特新”③:精密制造背后的“精研力量”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4.37万公里。

尽管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但中国高铁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如今已成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运营动车组最多、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交通网。



“铁路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就连一个小小的零部件都有着极高的‘技术含量’。”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春华谈起自己深耕轨道配件领域多年的感受。

据王春华介绍,在轨道系统的关键部件中,弹条扣件是能够将钢轨与轨下支撑结构联结在一起,阻止钢轨的纵横向移动,为轨道结构提供弹性,减轻振动,从而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和旅客乘坐舒适度的重要部件。

在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6条弹条扣件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经过多道工序的精打细磨后,通红的弹条扣件产品得以锤炼成型。

“我们是最早一批专注于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研发制造的企业,国家首批认定的铁道器材开发中心研究发展基地。”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数字化指挥中心里,王春华讲述着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成长历程。

近年来,中国高铁迅猛发展,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仅2022年国内高铁扣件需求就高达1395万套,对应市场规模约36.20亿元,未来3年高铁扣件需求量中枢有望扩容24.54%。但在中铁隆昌刚进入这一领域时,部件的主要供应厂家还是来自国外。

“当时我们只是行业里一个生产单一弹条扣件的供应商,而且技术薄弱、产品单一,其他核心技术都被英、德等国家垄断了。”王春华回忆,“为了解决国外对我们的‘卡脖子’难题,公司组织专业骨干和技术人员成立了Ⅲ型弹条产品生产工艺攻关组,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最终攻克技术难题,将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的轨距尺寸偏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均高于Ⅰ级铁路干线。”

“这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王春华说:“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弹条扣件原材料的控制与预处理、产品成型工艺、产品热处理工艺、产品的集成控制,都是建立在多种材料反复试验,大量数据对比、无数工艺试验的基础上,为了保证产品优质优良,我们付出了比别人更高的成本。”



公司“苦练内功”的同时,也有政策“春风”助力。针对“小巨人”企业成长中技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等难题,近年来,四川在政策扶持及资金支持等方面不断加力,围绕财税、金融、创新等7个领域出台31条服务事项,对企业进行全要素、全周期扶持。

中铁隆昌财务负责人周裕军脑中的税收“红利账目”十分清晰。他介绍,“2020年以来,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费用4915万元,减免税款约737万元;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税额2921万元,近4年已享受税收优惠4480万元。”

资金“活水”到了,中铁隆昌的技术实力有了质的提升。目前,该企业每年研发投入资金规模占营业收入4%以上,今年以来已投入研发费用近4000万元,科技研发工程师团队达80余人。

在工信部发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中,中铁隆昌赫然在列。如今,其生产的弹条扣件已经延伸到了新型的轨道交通制式,包括磁悬浮、单轨等一系列扣件的应用,公司“精密制造”的牌子正在越擦越亮。2022年,历经5年建设的昆明地铁5号线首列地铁列车顺利发出,在这条轨道线路使用的扣件产品中,就有11.94万套来自中铁隆昌,约占该线路扣件总量的67%。

减下去的是成本,提上来的是活力。王春华表示,“多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叠加,有效释放了我们的资金压力,税务部门还为我们配备了联络员,全程跟进我们研发、产出、对外贸易等各个阶段。”

四川省税务局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局局长蒲建春表示,“为了更好地支持装备制造业等企业做大做强,我们不断加强对企业享受税惠政策的专项管理和服务,始终坚持‘一企一策’原则,根据行业类别、经营特点等企业实际情况,为重点纳税人配备首席联络员,发放‘联系卡’,定制税惠优惠‘政策包’,通过精准筛选,一键推送,让企业真正享受全流程量身定制服务。”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中铁隆昌还将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目前,作为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认证的全国六家集成供应商之一,中铁隆昌的高铁扣件市场份额占到了20%以上,全球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的是“四川造”扣件系统。

对此,四川税务部门以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税路通”服务品牌为统领,聚焦助力企业“走出去”,集成发布《“走出去”税收指引》《服务“一带一路”投资税收指南》等,针对企业出口退税流程、涉外税收风险等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全周期服务,帮助“走出去”企业了解“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环境、税收制度。

“国际税收政策复杂,税务部门从研发、生产到外贸出口的全程支持,给了我们莫大的动力与底气。”提到进军国际市场,王春华如是感慨。(文、图/熊世涛 梁上宝 蔡雅芸)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