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税改看四川 > 正文

“格物知税·故事里的税收”|透过发票看税史

一颗初心彰显不变情怀,一张发票见证“税”月变迁。4月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泸州市税务局围绕“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从发票入手,以小见大、格物知税,挖掘不同时代发票背后的税收故事,探寻税收事业的发展历程

 

由繁至简:手工填制到在线开具


现代意义上的发票在中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约在晚清时期成型。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国家税务总局对发票使用作出了具体要求。由此,发票使用逐步走向规范化,而纳税人与发票之间的“来往”在一定程度也见证了税收工作的变化。

“1979年6月27日开具,金额0.27元。”这是此次收集到的最早的一张售货发票,也是较早的一批手工填制发票。据合江县税务局税务干部李湘回忆,这张发票是他爷爷在供销合作社购买墨水时开具的,一直被收藏于家中,已经有40余年的历史。虽然当时税法知识的普及度有限,但买东西要索取发票的意识,已经在人们心中埋下种子。



二十世纪的80、90年代,手写发票是当时的“主流”。征税情况全部记在发票台账上,发票成为买卖双方最主要的收付款凭证。通用定额发票、通用手工发票、冠名发票……各类发票种类繁多,均由税务部门管理。直到1986年,财政部制定并实施了《全国发票管理暂行办法》,发票管理得到进一步统一。2001年,金税二期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投入运行,在申领发票、开具发票、发票抵扣和事后稽查四个方面实现了信息化操作,至此手工发票逐渐被机打发票取代。

泸州竹芯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敏对此感触颇深,她指着发票簿里的一张2004年开具的机打发票说道:“这张发票见证了我们公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历史,意义重大。”发票上显示:销售750公斤的S级盐渍小竹笋发往日本长野县饭山市,价值18900美元。正是自该笔业务起,公司海外市场陆续打开,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焕然一新。到2023年,企业总计出口额已达645万,成为江阳区的农业出口大户。

近年来,随着智慧税务不断推进,发票使用不用申领,从开具、报销、入账、归档等全程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互联网+税务”开辟了办税新时代。“对企业来说,这让我们的管理可以更加规范高效,既安全又方便,还易保存。”泸州互通科技股份公司财务人员林雪表示。

 

改革助力:减税主题一以贯之


从手写发票到机打发票再到电子发票,从笔触到指尖,发票见证了泸州市经济发展历程,折射出办税服务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趋向。与此同时,发票票面包括税种、税率等内容的变化也见证着近年来税制改革的显著成效。

四川金田纸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11年,税收体制的变迁伴随金田纸业发展一路前行,其中增值税改革带来的减税效应让财务负责人龙宗实记忆最为深刻。

1979年,增值税被引入,45年间与中国经济发展同频共振,逐步发展为我国目前税收收入占比最大的税种。199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开始实施,以增值税为核心建立了新的流转税制格局。

从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间,从部分城市、部分行业试点到全面推开营改增;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降低税负,构建更为公平、简洁的增值税制度;2018年5月1日起,将增值税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行业,分别调整为16%、10%;自2019年4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的适用税率由16%降至13%,增值税税率再降3个点。同时税务部门坚持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2018年1月19日、2018年12月19日、2022年1月10日,金田纸业公司在不同时间开具的3张增值税发票的税率栏内,分别显示着17%、16%和13%税率,可以看出税率在降、税额在减。以2023年5月10日开具的单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例,税率已调整为13%,税额为65万元,相比16%税率,单张发票减少税额近15万元,透过这些发票清晰地反映着增值税改革以及国家为企业减负的历程。2023年,金田纸业有限公司享受增值税减税超700万元,税惠红利直达快享、精准落袋,助力经营主体轻装前行、后劲十足。

一张小小的发票,是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税制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国税收现代化发展的证明。从手写到机打,从前台到网络,“发票”以越来越便利、越来越接地气的方式存在于市民的生活中,于方寸之间彰显税务人一心为民的蓝色情怀。便民无止境,春风继续前行,泸州市税务部门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高效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提升办税缴费服务质效,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图/戴春燕 蒲桂南)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