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产业优 乡村美 群众富 乡风好——记福建浦城党溪村第一书记黄波

2021年7月,黄波经选派赴福建省浦城县管厝乡党溪村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黄波始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严格履行驻村第一书记职责,加快推进党溪村的振兴步伐,驻村工作成效明显。党溪村先后获得国家级康养基地、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省级治理有效示范村、省级森林村庄、省级生态村、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同时还被评定为“红星村党组织”“12248”高品质农村基层党建点。经过近几年发展,党溪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万余元。

作为一名来自新闻战线的媒体人,从黄波到村报到的第一天起,就积极找准职责定位,工作上主动与乡党委沟通,及时向乡党委汇报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充分发挥支持和帮助作用,与村“两委”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同时注意调动村“两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在新闻媒体行业里,一直都在提倡,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提升个人采访写作能力。四力中首个要提升的就是脚力,所谓脚力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只有深入到基层,走街巷、进社区,下农村、访农家,近距离全方位地采访,才能写出“接地气、冒热气”的优秀新闻稿件。

于是,结合驻村工作实际,黄波把新闻战线的“四力”演深成为驻村工作新“四力”。

 

抓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后坐力”


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要采用多种帮扶手段强化动态监测,持续跟进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家庭情况,优化完善帮扶措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致富。推动各类资源向下派所在村“下沉”,稳住“交接棒”,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从黄波到村报到的第二天起,就与村两委干部一同走街串巷,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情。期间,黄波到了一户农户家中,这户户主叫魏仁忠,这户人家上有年迈的父母亲,下有一子,目前其小孩就读于管厝乡小学,原本夫妻俩一起在外打工创业,生活谈不上多富裕,但打工所赚的钱也能保证日常生活开支。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魏仁忠罹患癌症等重症,只能放弃在外工作的机会,由于治疗费用昂贵,只能放弃治疗,就在老家做一些基本治疗。魏仁忠患病后,其妻子与其离婚后离家出走,只留下了年迈双亲和年幼小孩,生活非常穷困。

黄波了解情况后,积极与管厝乡相关部门对接,为其申请了低保,同时立即与一爱心企业联系为其捐赠帮扶资金,以解燃眉之急,此外黄波还积极与南平市第一医院有关专家联系,在其住院期间予以照顾。同时上级部门领导到党溪村开展贫困户慰问,也将该户人家纳入慰问对象。逢年过节,黄波也会购买学习用品、油、牛奶等慰问品到其家中看望慰问,并经常与管厝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生活所需,积极予以解决困难。党溪村还雇佣了魏仁忠在茶坪帮忙清理垃圾,做些保洁卫生工作,这样能够为这个家庭带来些收入。在大家的帮助下,这户家庭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也有了盼头。

这样的例子在农村很多,驻村干部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作为村两委的“领头羊”“生力军”,积极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可以避免出现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这也是助推巩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做法。

 

凝聚推动产业发展的“共点力”


不管是此前的脱贫攻坚还是现在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都必不可少,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黄波凝聚起市、县、乡、村等各方合力,积极了解当前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因地制宜,以盘活用好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小而精、特而美的特色产业,带领党溪村唱好产业兴旺这一“重头戏”。

如今的党溪村是浦城县乡村振兴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面旗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党溪村立足“俊波故里 闽稻祖地”发展定位和农耕、家风文化特色,在党溪村茶坪建成“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调研”的“四同”家风体验基地,通过“双领办”模式,实行统一承接、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运营的“五个统一”运营管理制度,形成集党员教育、家风体验、特色民宿、农耕文化等为一体的可看可学可体验的研学项目。截至目前,第一批参与“四同”基地建设的26户(56间)家风“体验户”已实现收入共8.74万元,村集体收入4.36万元。同时,还引进石头创意彩绘馆、蜂蜜体验馆、剪纸传习馆等新业态入驻党溪茶坪,带动蜂蜜、薏米、木耳等土特产统一包装上市,累计销售额达200余万元。

    驻村以来,黄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各类帮扶资金284余万元,谋划和实施各类项目8个,推动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加大组织实施乡村建设的“驱动力”


如何加强驱动力,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人才引进,一方面要培育和发掘乡土人才。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和发展本土的特色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农业生产型人才,发掘乡村工匠、文化能人等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和传统文化人才,延续乡土人脉。另一方面要引导鼓励各方人才参与乡村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村庄自主洽谈人才引进和人才合作的方式,促使各类人才进驻并服务农业农村,通过构建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乡贤返乡创业,实现乡村发展人力资本的整体提升。

2023年初,黄波与常年在上海经商的党溪乡贤陈斌联系对接,鼓励其回乡创业。陈斌也是看中了家乡的优越生态环境,回乡创业,建设灵芝种植基地,一期建设规模达80亩,因其用工需求,届时可雇用本村劳动力在家工作,预计每年可为村民增收60万元。

此外,为吸引更多当地农村青年加入电商创业行业,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在浦城县商务局、管厝乡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8月份在党溪村茶坪举办电商直播公益培训活动,邀请武夷学院专家团队为参训对象提供直播业务技能培训,得到电商直播从业者的广泛好评。目前,党溪村有2位网络直播达人,他们在不同的季节卖不同的农特产品,比如,土豆、洋芋等等,在自身增收创收的同时,也帮村民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拓宽销售渠道。

 

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向心力”


驻村干部不仅是村“两委”的一分子,也是村“两委”班子的“大家长”,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要拿出“看家本领”,强化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政治建设,不断吸收优秀年轻人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着力推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规民约,建设平安法治乡村。

今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在村两委的同心协力下,党溪村以探索实践“双领办”模式为切入点,大力学习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强化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战略协同,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扎实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行稳致远。(李仁寿)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