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搭桥梁、定方案、严监管——巴中市加强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

2023年以来,四川省巴中市残联借助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带动作用和生态农业大市独特优势,通过搭桥梁、定方案、严监管等措施,帮助近300多名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

 

找准对象

精准搭建残疾人参与农业经营主体桥梁


通江县残联针对辖区内残疾人居住分散、农业产业项目分散的特点,联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详细比对农业经营主体和脱贫残疾人信息,从中选择运营状况良好、辐射范围较广、覆盖残疾人较多的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项目,着重选择负责人是残疾人的农业经营主体。为确保准确对接,通江县残联组建专班,深入考察备选项目运营情况、带动辐射范围、帮扶残疾人的意愿,逐户走访残疾人核实其劳动能力、征求其参与意愿,为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残疾人牵线搭桥,最终确定由5个农业经营主体带动109名脱贫残疾人就业增收。

 

因项施策

科学制定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发展方案


平昌县残联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省级实施方案,坚持一地一策制定帮扶基地发展方案。通过深入分析当地龙头企业道生渔业有限公司带动残疾人就业增收的模式,对辖区内的残疾人按照“固定用工、灵活就业、带动增收”+流转土地的模式,一人一策制定帮扶就业方案。项目实施后,成功帮助1名残疾人实现全日制就业、4名残疾人实现灵活就业、9名残疾人实现接种养殖回购增收,建立起“品牌+公司+农村残疾人”利益联结机制。这一成功运作模式为其他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示范效应,在省级衔接资金的带动下,全县6个基地共带动11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

 

严格监管

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切实维护残疾人权益


为实施好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项目,确保参与残疾人就业增收落到实处,巴州区残联坚持结果导向,加强过程管控,做到实施、监管、验收、奖补闭环管理。在项目实施期间随机入户检查基地带动残疾人就业情况,对未按照劳务协议用工和回收残疾人劳动产品的及时提醒。在项目验收阶段,由专业财务人员查验基地支付残疾人劳动报酬情况,对达到既定增收目标的按照标准及时予以奖补。(唐波 曾喆)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