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地处扬州市区西部,区域总面积521平方公里,设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各1个。近年来,邗江区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通过空间重构、增量提质、存量挖潜,走出了一条资源高效利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自2012年起,该区连续12年获得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综合考核表彰,2023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扬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掠影/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邗江分局供图)
深化“多规合一” 重构城乡空间格局
邗江区始终坚持“规划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理念,抓住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契机,优化调整全域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促进空间资源利用提质增效。
统筹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邗江区把城镇开发边界作为防止城镇无序扩张、优化城镇布局形态和功能结构的重要途径,统筹划定132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实施差异化的空间策略,在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总量锁定的前提下,将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向西区新城、扬州高新区、维扬经济开发区、扬州建筑产业园等重点区域倾斜,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要素支撑。
优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邗江区加强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研究,开展2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同步推进园区详细规划修编,调优园区增量空间功能布局。加强产业布局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衔接,按照“严守总量、提质增效、刚性管控”的原则,划定35平方公里工业区块线,通过“飞地经济”,引导新上产业项目向工业区块线内集聚,实现以集中促节约、以集聚促高效。
加强乡村空间精细治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邗江区迫切需要解决现行村庄空间利用低效问题。2022年,该区启动镇村布局规划动态更新工作,结合村庄发展方向,对村庄分类和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明确规划发展村庄112个,搬迁撤并村庄740个、其他一般村庄825个。统筹考虑村庄整理、产业培育、设施完善等需求,探索推进“多村联编”村庄规划编制模式,实现村庄之间资源整合、多元互补、联动发展。目前,已编制村庄规划51个、覆盖率达72%。
做好增量文章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为用好有限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邗江区提高工业用地准入门槛,将“项目增量”转化为“效益增量”,明确新上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4,亩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开票销售、亩均税收分别不低于400万元、400万元和25万元。
加强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邗江区建立“批前严控、批中严管、批后严查”的工业用地全过程监管机制,成立由工信、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组成的工业项目用地准入审核小组,严格产业项目用地准入评估,从供地源头把控准入项目质量。出台《邗江区建设用地批后服务和监管实施细则》,按照出让合同和投资发展监管协议“双重”约定,联合监管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倒逼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投产达效。
完善产业用地供应方式。邗江区持续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强工业用地供应与产业生命周期的协同匹配,健全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工业用地供应体系。2023年以来,共弹性出让工业用地14宗863亩。
创新节地技术和模式。邗江区坚持“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大力推进产业用地立体利用,鼓励工业项目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仓储、停车场以及生活配套等设施;鼓励建设工业地产和高标准厂房,在不动产首次登记和分割转移登记、生活服务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坚持“存量挖潜” 唤醒沉睡低效资源
邗江区坚持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2022年以来,全区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5765亩、闲置低效土地5516亩。
推动低效产业用地更新。邗江区开展工业低效用地整治三年行动,依托“邗企通”信息平台,推进数据信息共享应用,实现从“低效企业初选——企业确认——提升路径选择——整治提升各阶段成果——整治提升完成”的全过程跟踪评估和闭环管理。试点编制低效产业提质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建立“详细规划—更新管理单元”双向传导机制,引导低效产业用地功能转化、混合开发、复合利用。推行工业用地转移预告登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10亩。
盘活利用闲置资源资产。邗江区有效激活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让“闲置资源”变“有效资产”,鼓励利用老旧厂房、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
加快城乡土地要素流通。邗江区在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时,将“拆旧”区域落地上图,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建立市场化的城乡资源要素流转机制,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补助标准由25.8万元/亩提高到50万元/亩,加快流量空间释放使用,加强土地指标区内统筹调配,实现全域全要素资源系统治理。
来源: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