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实施“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加快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建设,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第一名,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经验做法在国家乡村振兴局简报刊发推广。
推行“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即坚持一个理念——“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实施“一把手”推进机制、规划先导机制、农房建设管控机制、共建共享机制、党建引领机制等五项机制,按照文化传承型、产业融合型、休闲旅游型、生态保护型、整村迁建型、保护开发型等“六种模式”对全市1786个行政村进行分类发展,努力打造更多乡村建设示范样板,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坚持以点带面,加快“一县一片区”建设。各县(市、区)依托各自的文化、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按照串点连线成片、片区化打造的思路,打造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即新罗银雁片区、永定“土楼十里长廊”片区、上杭红古田片区、武平“环梁野山”片区、长汀“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片区、连城“湖光山色、冠豸氧吧、温泉康养、国际骑行”环冠豸山片区、漳平“台湾小镇”片区。2021年以来,全市共实施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建设项目421个,完成投资38.69亿元。
坚持产业引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收致富。持续提升闽西“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鲜”品牌,评选出龙岩十大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林下经济、农村电商等乡村富民新业态;组建龙岩市新农人协会,加快培育新生代农民群体,现有致力于农事的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青年等类型会员353名,会员平均年龄3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会员占86%。选聘乡村振兴特派员98名,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357名、市级351名,实现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一二三产全覆盖。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乡村振兴活力。“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市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群众自治模式及一批让群众主动参与的政策机制,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全新动力。探索建立的以财政投入为主、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为辅、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村民投劳配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乡村振兴所面对的资金难题。多项创新模式获得了国家部委和省委领导的肯定——打包新罗、永定、武平、连城等四县(区)27个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通过PPP方式筹资6亿多元,该做法被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列入PPP示范项目;水稻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和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得到中华供销总社和省委领导肯定,并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在全省推广;按照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的工作思路,将产业关联度较高、产业优势互补的村联合起来的党支部“跨村联建”模式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头版刊载推广。
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一幅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的美丽画卷正在闽西红土地上徐徐铺展。(林元辉 张梓睿 郑嘉雯)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