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税改看四川 > 正文

万千气象看四川丨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税务在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如此发力

 2017年,四川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7年时间耕耘,四川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了全省近1/4的外商直接投资、1/10的进出口、1/10的新设企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度、投资竞争力显著增强。

向新发展、开放共享的道路上,四川税务部门紧扣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目标,充分释放“税路通·海纳百川”品牌效应,精准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积极优化完善税费服务举措,全力服务四川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助推市场活力向新聚集


沿着成都市区中轴线天府大道往南,不多久就来到成都天府新区,现代气息不断“刷新”着这片区域。在四川自贸试验区发展规划里,成都天府新区片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旨在建设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登陆”成都科创生态岛,众多科技成果从试验室走向生产线;“都市工业”自动化工厂里,以大鹏无人机、睿乐达机器人为代表的智造产品陆续整装下线;中科星图亿水总部项目、东方希望天府中心项目等相继落地……正如蓝图勾勒的那样,高端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此“快速生长”。

税收数据也可以看到“新区”与“创新”的叠加。成都天府新区税务局征收管理科黄潇月用新登记经营主体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近两年成都天府新区新办科创企业达到近5000户。“市场活力、创新元素在整个新区内奔涌。”黄潇月说。

“向新力”的集聚,税费政策发挥着积极作用。据了解,近年来支持制造业和科创的税费优惠政策不断加码,光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就进行了多次延续和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等政策组合共同释放出良好的政策效应。

政策“成色”足,落到市场的反响也好。杰夫微电子(四川)有限公司是成都天府新区内的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累计研发90余项芯片产品,企业在2023年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196.95万元。企业财务负责人李华介绍说:“对我们的激励很大,让我们有了更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升级研发新产品中。”

成都天府新区税务局新经济税源管理所刘奕伶介绍,为了确保政策精准落地,他们专门组建了自贸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团队,团队不光落实“政策找人”工作,还与重点企业建立点对点联系,方便随时帮助解决问题,从而让税费红利从“纸上”落到“账上”。

刘奕伶还谈到,四川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产业引领工程,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税务部门也围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服务举措。

今年以来,成都天府新区税务局依托天府中央法务区四川省税收法律服务中心、民营企业服务站等平台,对辖区内百余户新质生产力企业进行了多期专题辅导培训。在四月举行的专题辅导会上,成都空御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就表示:“我们关注的热点、难点,税务部门都进行了详细的答疑解惑,这场培训很‘有料’。”

 

服务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开放,是自贸试验区的显著标签。

清晨,天府机场一架架满载货物的飞机蓄势待发、滑跑升空;成都市青白江区成都国际铁路港里,运载着26方货箱的“中老泰”全铁快速货运列车从这里准点发车;在泸州港,艘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轮装点完毕,亟待一声号令乘风出海、远赴韩国……

成都国际空港和铁路港、泸州国际航运港正加快打造国际国内陆上物流网、水上物流网、空中物流网和空中人流网,四川自贸试验区“临空、临铁、临水”叠加体系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带来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内陆战略高地。

帮助企业从中国走向世界,去年国家税务总局正式推出了“税路通”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品牌。而四川税务部门则是立足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的目标,依托“税路通·海纳百川”子品牌,精准推送税惠红利政策、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以及提供国际税收确定性服务等举措,助力川企扬好“出海”风帆。

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感触很深。“作为首批入驻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的企业,税务部门一直以贴心服务陪伴我们深拓中欧、中俄等国际班列‘路航网络’。”成都大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的“税路通·海纳百川”品牌,可以提供“税务管家”服务和“一对一”网格化服务,这对企业防范跨境税收风险很有帮助。

在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当地税务部门进一步深化“税路通·海纳百川”品牌内涵,汇聚系统内金融、国际贸易、海关、信息技术等领域人才,创新组建自贸试验区税收服务和管理团队,集中力量因企施策,助企补“链”。

“之前积压了过多存货,资金吃紧,税务部门帮我们与一户沿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了未来两年的海外销售订单。”四川其利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吴杨表示,目前公司订单量同比增加15%,近两年还享受到出口退税约300万元,开拓海外市场、抢单生产的信心更足了。

在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的同时,税务部门还在“高效办成一件事”上下功夫,帮助自贸试验区企业驶向对外开放“快车道”。成都市青白江区税务局通过与海关、商务、交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创新推出“青松退”专项服务,大幅压缩了出口退税办理时间。

“退税平均时间压缩了一大半,资金周转速度提升2倍以上,公司每月可以利用退税款多做近2000万元的出口生意。”成都正业佶祥平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富对“青松退”专项服务非常满意。

 

成都正业佶祥平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富正在对即将出口的一批汽车进行检查


在制度创新的“试验田”结出硕果


四川自贸办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四川自贸试验区大胆探索形成8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近4批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成果中,四川贡献14项。

去年6月,四川省政府出台《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接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意见里面“税”字就有18处,更是明确提出创新税收管理服务机制。七年时间,税务部门制度创新也在自贸试验区这片大胆试、大胆闯的“试验田”中生根发芽。

在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多项创新服务的经验制度从这里走向全省、全国。早在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之初,泸州市税务局就在全国率先打造“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新模式并被推广;2020年,泸州市税务局创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服务”被国务院列入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

近年来,泸州市税务局又创新推出了出口应征税货物“智能提示、快捷申报”服务模式,将纳税人“自己判断+人工申报”的出口应征税货物申报流程,升级为电子税务局“系统精准识别-自动提醒-一键填报-即时申报”,有效解决纳税人对于出口应征税货物判断困难、申报不及时的问题。该服务模式被纳入四川自贸试验区第七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川南临港片区税务干部到企业宣传最新税费优惠政策

 

泸州临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汪洋一直负责公司的出口应征税货物申报业务。“几分钟就能搞定以往半天才能完成的申报工作,同时还避免了漏报错报导致的风险。”降险、增效是汪洋对办理出口货物业务最深刻的感受。

在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税务部门依托天府中央法务区,建立全国首家中央法务区税收法律服务中心,首创非编制实体化税收法律服务模式,首行“三级联动、一体运作”工作模式,为纳税人解决问题提供广阔平台,将税务法律的权威性带到了这片“开放高地”。

“自贸区里面企业涉及到不少国际税收业务,我们也围绕这个点积极探索‘天府经验’。”据成都天府新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琳介绍,天府中央法务区四川省税收法律服务中心不断拓展服务范围,目前为数十户企业提供了国际税收业务服务,并打造“税务健康体检机”,提醒企业规避涉税风险,提供更优的国际税收建议。

当前,四川自贸试验区已进入转段转型、深化升级的新阶段。四川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税务部门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准落稳税费优惠政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护航自贸区企业特别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等主导产业创新,服务培育增长新动能,为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贡献税务力量。(文/陈永康 图/四川省税务局)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