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苗勇长篇传记文学作品《晏阳初》以中国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为叙述对象,向世界讲述了一个现代中国的历史人物故事,在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如何以艺术的方式讲好现代中国故事?《晏阳初》在叙述构思上的精巧性、环境呈现上的直观性、人物描写上的特定性、人物对话上的内在性、叙述语言上的抒情性和诗词引入上的镶嵌性方面,走出了一条传记文学创作“可视化”道路,并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当然在文本叙述方面也存在一些缺失。所有这些,都值得后世的传记文学作者进行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晏阳初》;传记文学;现代中国故事;叙述经验;可视化
How to Tell Stories of Modern China in an Artistic Way
-- The “Visualization” of Miao Yong’s Biographical Literary Work Yan Yangchu
Zou Jianjun
Abstract: Miao Yong’s long biographical workYan Yangchu takes Yan Yangchu, the father of Chinese civilian education, as the narrative object, tells a story of a historical figure in modern China to the world, forming its own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many aspects. How to tell storiesof modern China in an artistic way? Yan Yangchuhas achieved “Visualization” of biographical workwith the subtlety in narrative design, theintuitionin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 specificity of character description, the interiority in character dialogue, thelyricism of narrative language, and the quotation of poetry, which has reached a high level.It should not be ignored that there are also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textual narration of this work.All these are worthy of future biographer writers to learn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Yan Yangchu;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stories of modern China; Narrating experience;visualization
苗勇长篇传记文学作品《晏阳初》(北京:东方出版社,2021年),以中国现代平民教育的开创者晏阳初为对象,以讲故事的方式,完整地叙述了他曲折而复杂的一生,并涉及到大约一百个左右的历史人物,向世界讲述了一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关的故事,以艺术的方式充实了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当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学界虽然已经对这部作品进行过一些评论,基本上流于内容的介绍与背景的揭示,有一部分作者开始触及到其文体特征和叙事特色,但真正具有探索性的论文则很少见到。《晏阳初》作为一部长篇传记文学作品,与从前的晏阳初传记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与优势,主要表现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统一、时代环境与地理环境的统一、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的统一等方面。对于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已有学者有了简洁而准确的认识:“既有自然风物的诗性再现,也有亦俗亦雅的情景对话及其矛盾冲突、困难阻碍的浓墨重彩。”(峻冰:《说不尽的“晏阳初”》,《新华每日电讯》2022年4月29日)不过仍然缺少具体而深入的论述,本文主要探讨这部作品的艺术构成,即在艺术上有什么样的追求与建构,及其所取得的显著美学效果。如何以艺术的方式讲好现代中国的故事,作家进行了具体的探讨,而以晏阳初为主要线索而演绎出的现代中国故事,是作家的必然与偶然相统一的选择;而作家所采取的艺术方式,则是十分特别且多种多样的。在这部宏大的文学著作中,作家以艺术的方式讲述现代中国的历史人物故事,在叙述构思上的精巧性、环境呈现上的直观性、人物描写上的特定性、人物对话上的内在性、叙述语言上的抒情性和诗词引入上的镶嵌性方面,走出了一条传记文学作品的可视化道路,并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同时,这本传记文学作品在文本叙述方面,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失,同样值得后世的传记文学作者进行学习与借鉴。
一、叙述构思上的精巧性
《晏阳初》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因为它受到了历史人物客观性叙述的限制,因为是传记文学作品,就要符合历史事件的真实和人物经历的事实,所以全书也只能以所写对象晏阳初的生平经历为主线,不可能完全离开人物的经历,而去讲一些妖魔邪神的东西,更不可能离开人物本身而去胡编乱造,因此,作家在服从这个整体要求的基础上,在艺术构思和艺术结构上进行了精巧的安排。全书共九章,第一章《少年求学,寒门男儿初长成》主要叙述晏阳初自出生到求学时代的经历和故事;第二章《服务华工,立志终身为平民》,主要叙述晏阳初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到法国普兰为华工服务的经历与故事;第三章《总会成立,茫茫海宇结同人》,主要叙述晏阳初从美国回到中国,在上海、南京、湖南、北平等地从事平民教育的经历与故事;第四章《广传薪火,丹心一片赤子情》,主要叙述晏阳初在北平、上海、夏威夷、沈阳、美国等地从事平民教育的经历与故事;第五章《扎根乡村,开发脑矿得真经》,主要讲述晏阳初和他的同事们到河北定县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的经历与故事;第六章《定县模式,我以我血荐轩辕》,主要叙述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在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方面的苦苦探索,以及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在湖南、重庆等地从事平民教育事业的经历与故事;第七章《走出国门,誓除天下文盲》,主要叙述从晏阳初离开中国到美国之后,先后在亚洲的菲律宾、泰国,南美的危地马拉等国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工作的经历和故事;第九章《举世瞩目,功业千秋成伟人》,主要叙述晏阳初晚年的生活经历与故事,这一章总共只有五小节,算是晏阳初人生故事的一个“尾声”。前面的两篇序言和后面的三篇附录,不属于正文的内容,可以不管。就这个叙述结构而言,可以看出在总体上是一个线性结构,就是以时间上的前后为叙述线索,在某一些章节中会有一些插叙与倒叙,作者却并没有从整体上打乱自然的时间,叙述空间是伴随着自然时间而移动而建构的。作者把晏阳初的前半生写得比较详细,后半生写得相对简略。只有两章的篇幅来写后半生,因为最后一章相当于一个结尾,是对晏阳初一生所取得成就的总结,以及各方的反响之叙述。我们看到钱理群先生选编和导读的《志愿者文化丛书·晏阳初卷》(钱理群选编导读:《志愿者文化丛书·晏阳初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的基本内容,是由以下两大部分所构成:第一部分是《晏阳初论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则录了“解除劳力的苦,开发劳力的力”、“平民教育思想”、“乡村改造运动思想”、“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五个方面的言论。第二部分是《文本选读》,解读了晏阳初的代表作《乡村改造运动十大信条》。这不是一部关于晏阳初的传记作品,而是以晏阳初的言论和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著作,苗勇的叙述则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结构与独特的形式。这样的时空叙述,对于一部传记而言是没有问题的,并且从全书各章的标题而言,也还有一些机巧的东西,比如对其某一个阶段的概括,不仅比较准确,同时也比较有文气,许多章节中都有对于中国古诗词的化用,显示出了典雅之气与古朴之美。当然,如果如同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一样,将回目分得更细一些,在章下面还有所谓“回”与“目”,也许就更有可读性。现在是在章下面以1、2、3加以标示,毕竟过于笼统,也不方便阅读与理解。同时,如果在全书的前面有一个“引子”,在全书的后面有一个“尾声”,现在的尾声可以单独成章,就可以把传主的后半生故事与经历叙述得更全面、更细致与更精彩一些。现在对于回目的安排,也许是出于作者的难处,也不好强求。另外,第七章《走出国门,誓除天下文盲》,似乎少了一个字,而与其余八章对不上,如果加上“者”或“人”,成为了“誓除天下文盲者”或“誓除天下文盲人”,虽然与传主原来的话语不相符合,却更会拥有艺术之气,也更加方便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艺术构思的精巧性,作是作家艺术选择与艺术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体现了作者的大量心血和卓越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