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自我才情与他者光焰的共融——论《晏阳初》的诗性品格


摘要:《晏阳初》以中国平民教育之父和中国乡村改造运动的先驱者晏阳初为对象,向世界讲述了这位现代中国历史人物一生的故事,以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群像,体现了卓越的诗性品格。其诗性品格具体体现在作家自我的诗情、传主身上以理想精神为主骨的诗意、以自然环境和自然山水描写而产生的诗象、原生态文学语言的诗味和多个特定历史场景的叙述性诗境等五个方面,让自我才情与他者光焰形成了高度的统一,产生了强大的美学力量。


关键词:《晏阳初》;长篇传记文学;非虚构文学;诗性品格;美学力量


晏阳初是现代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历史贡献在于他提出的独立平民教育的思想与富有成效的实践,以及乡村改造的思想及其反复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对他有这样的评价:“我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对晏阳初的实验就做了深入了解。晏阳初在乡村开办平民学校、推广合作组织、创建实验农场、传授农业科技、改良动植物品种、改善公共卫生等,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这样的评价揭示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改造思想的开创性,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苗勇长篇传记文学《晏阳初》(北京:东方出版社,2021年)以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者、中国乡村改造运动的实践者晏阳初为叙述对象,以史传和别传相结合的独特笔法,全面、完整、科学地还原了一百年左右的平民教育历史,立体地塑造了以晏阳初为中心的一批志士仁人形象,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具有标识性的现代中国故事,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这样一位似乎已被历史所遗忘的重要历史人物,从而为中国的乡村振兴事业和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关于这部文学传记的评论已经不少,本文只就其诗性品格的形态与形成原因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晏阳初》是一部充满着诗意、诗情、诗味和诗性的文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材料丰富、考证周密、行文严谨的学术著作。它首先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因为它所记载的是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不仅是作为重要历史人物的晏阳初本人,也包括他的父母兄弟、他的老师同学、他的妻儿家小、他的同事同人,还包括那个时期的党政要员、新闻记者、文学名家、教育名士等,他们都以真实可靠的形象出现在了他的笔下,并且活灵活现、光彩照人。作家没有虚构出某一个历史人物,也没有虚构出某一个历史事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所有的记述都是可以在历史上落实的,都是可以在历史上还原的,让这部文学作品具有了一种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品质。如果我们对照前面已有的关于晏阳初先生的几部传记,就可以发现苗勇这部传记文学作品,首先还是一部史传,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人生经历,一生的旅程、一生的话语、所撰写的论文、所著述的作品,以及他的家庭出生、教育经历、成长过程、思想情感、理想精神等,都完整地、立体地、细致地保存在了这部作品中。这就是作家本人说这部作品不是长篇小说,而是传记文学的根本原因;也是他说这部文学作品是一部“非虚构作品”,而不是一部虚构作品。因此,我们首先要把它当成一部史传来看待,然而同时也要把它当成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来看待。本文所要提出和讨论的“诗性品格”,既可以是针对史传作品,也可以是针对文学作品,因为史传作品也可以具有诗性,文学作品当然也可以更具有诗性。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中国历史人物传记和事件记录,都被学者们当成了文学作品,如著名的《史记》、《汉书》、《左传》、《国语》等。因此,我们讨论这部文学作品的“诗性品格”,并不妨碍它的史传性质,也没有否定它在史传写作方面所形成的特点与优势。不过,虽然这部作品在本质上是史传,但在性质上和形态上还是属于文学作品。苗勇首先是一位作家,其次才是一位学者,正是作家和学者的有机统一,才成就了这部作品的现实与浪漫、精湛与圆满、博大与精深。这样的评价,对于一般的传记而言也许是高了一点,但对于这部历史内涵和文学意味兼具的作品而言,是符合其思想和艺术实际的。李健在分析新时期一些传记文学作品的时候指出:“这些‘以人文本’的传记作品促进了我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的繁荣发展,为传记文学的深入人心,广受喜爱奠定了基础。”《晏阳初》不仅是“以人为本”文学实践的继承,同时也是它的发展,这种发展就集中体现在对于传记文学作品诗性品格的努力追求与成功建构上。

所谓“诗性品格”,是指这部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诗情、诗意、诗象、诗味、诗境及其五个方面的有机组合,形成了具有崇高和充实诗性的艺术形态;而之所以同时具有五个方面的诗性,主要是作为作家的自我与作为他者的历史人物晏阳初的相遇与相知,作家自我身上的诗情画意本来丰富,而作为历史人物晏阳身上也具有一种少有的理想主义精神,晏阳初是一个具有特殊光亮的历史人物,而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以自我之情,点燃了作为被观照对象晏阳初身上的火焰,因此,自我诗情与他者的光焰相统一,有力地成就了这部文学作品卓越的诗性品格。并不是每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都具有诗性品格,也不是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具有诗性品质,真正具有诗性品格的文学作品,在历史上也是很少有的。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只有沈从文、巴金、鲁迅、废名等少数几位作家的作品才存在诗性;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只有曹禺、夏衍等少数几位作家的作品中才存在诗性。当然,像郭沫若、闻一多、艾青、徐志摩、余光中、洛夫、舒婷等诗人的作品,本来就存在丰富的、深刻的诗性,因为这些诗人的作品本身就是因为诗性而存在,如果没有诗性品格那就不被当成诗人来对待。而在中国现代以来的传记文学作品中,根据我有限的阅读,还少有作品具有如此浓厚的诗情画意,并且同时具有诗情、诗象、诗意、诗意和诗境等五个方面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晏阳初》的诗性品格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作家自我所具的丰富诗情与适度想象;二是历史人物身上所存在的原生性诗意与理想精神;三是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由自然山水转化的诗象;四是文学语言的诗质与诗味形态的形成;五是在作品中存在对历史关键时期的诗境呈现,以及以上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与高度融合。


1、 作家自我所具有的丰富诗情与适度想象

 

   在作家苗勇与他的传主晏阳初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他们不仅都是大巴山的儿子,并且都是作家和思想家,都是从大巴山腹地走出来的现代中国杰出人才。作家出生于那片奇山异水之间,并且在那里成长和发展起来,走出了那里又回到了那里,与他的传主晏阳初的经历,有一些颇为相似的地方。一个方面是生于斯长于斯,一个方面是出于斯而恋于斯,所以作家与晏阳初在情感形态和文化基因上,是相近的甚至是相通的。然而,他对于历史人物晏阳初的了解与认识,也存在一个历史过程。正如他在这部书的“后记”中所回忆的,开始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家乡还出现了这样一个历史名人,与当地许多人一样不知道晏阳初的名字,更不知道他一生的英雄事迹。后来在偶然听说以后,通过多次实地相关的考察,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可是他上大学及其以后,当他说起自己老家的这个历史文化名人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不知道,还以为他在吹牛,于是他萌生了要为晏阳初写一部传记的想法。让天下所有的人了解这一历史人物,这样一位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者,中国乡村改造运动的实践者,就这样成为这部文学作品的由来。苗勇本来就是一位作家和诗人,曾经发表和出版过十本以上的文学作品,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以他的文学素养来撰写历史人物传记,不仅是胜任的,并且是富裕的。就这部文学作品的性质与形态而言,自我的才情与修养对于写作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不仅是能够一直吃苦耐劳,不怕麻烦地到与晏阳初人生轨迹相关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真实地经历了“吹过你吹过的风”、“走过你走过的路”的过程,收集到关于晏阳初的许多历史资料,包括晏子阳初早年的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此后又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与反复的研究,让他对这部传记文学作品的写作充满了信心。作家特别用心,书中有两篇“序言”、四篇“附录”,一篇“后记”,前面三则“题记”,封底五篇前人对传主的评价,后勒口上还有一则晏阳初的“自白”。不仅如此,作家在多达九章的篇幅中,从开始到结尾,对于晏阳初的讲述都是充满情感的,这种情感已经达到了诗情的高度,远不是一般的赞许与肯定。作品里的一字一语、一章一节,基本上都是作者自我诗情的流露。作品是这样开头的:“迤逦绵延的大巴山,西接八百里秦川,东连高耸的巫岭,横贯千里。山就是这里的特色,重峦叠嶂,起伏绵延,一眼望去,群山如海,万峰如戟,太阳欲坠未坠。”虽然只是简洁的几笔,但作家对故乡的自然山水的崇敬之情,已经溢于言表,让人过目不忘。作品是这样结尾的:“这一次,晏阳初是真正回到故乡的怀抱了,永远不再离开。他日夜平和的微笑,注视着故乡的人民,一天天富裕,安康。”“每天都会有巴中儿女去拜谒这位一生为民的世界伟人,特别是每年的正月十六,都会有五六万人登临晏阳初博物馆。他们怀着崇高的敬意,走进博物馆,去抚摸那一页页尘封的历史,感受那字里行间跳动的赤子之心。”“平民教育的理想之花,已经结出累累硕果,润甜在亿万人心里。”在这里对历史人物晏阳初人生结局的简要描写,让全书的叙述再次回到了他们的故乡巴中,是饱带情感与充满爱意的。从开头到结尾,全书中都存在着并且充满着作家的情感,并且贯穿始终,这就是为什么一部关于历史人物生平经历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像一首抒情诗的最主要原因。一位诗人对一位历史人物的吟唱,一位作家对一位历史人物的礼赞,构成为了这部历史人物传记的本质之一。作家对晏子阳初的一生与人品有着很高的评价,他说:“如果说平民教育是世界史上的绝唱,那么他(晏阳初)就是为这首绝唱而生的使者。”如果没有认识到传主是一位具有宗教情怀的使者,没有认识到传主一生所从事的“平民教育”是世界史上的“绝唱”,作家的感情就不知从何而来,作品里的自我之情也许就没有来历,所以,本书所富有和充实的诗情,首先是来自于作家本人,来自于他们共同的出生地、成长地、发展地,以及他们之间所形成的特殊的结构关系。他们都是这一片自然山水的儿女,并且都是关心中国与世界平民的思想家和探索者。如果苗勇只是一位学者,而不是一位作家,或者说他不是与传主同一个故乡,或者不是一个思想者与探索者,作家本身没有感情基础与认识基础,作品要有充满诗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至多只是一种外在的赞美,一种礼节性的褒扬而已。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