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见证中国 光影记忆 专题 中国微纪录 Hi,中国人 资讯

 

纪录片"自然的力量"登陆央视

发布时间: 2017-01-04 |来源: 北京晨报 | 韩英楠 |责任编辑: 纪录中国
《自然的力量》总摄影王路
 5年时间 行程50万公里 500多天野外拍摄

5年时间,行程50万公里,500多天的野外拍摄期,一支由纯爷们和女汉子组成的摄制团队,深入中国最为人迹罕至的角落,把镜头对准了壮美雄奇的山川河流和生机勃勃的野生动物,呈现出一个前所未见的美丽中国。日前,在央视纪录片频道原创自然类纪录片《自然的力量》的首映礼上,大气磅礴的画面,引人入胜的动物故事,引得在场观众不住赞叹。为了这部片子,总导演李文举离开正在上初中的女儿一去便是5年之久;同样为了这部片子,总摄影师王路曾多次身处险境,用他们的话说,“我们都是《动物世界》迷。”

  最不舍 总导演离家五年只是因为爱

从茫茫戈壁,到林海雪原;从热带雨林,到南海之滨,他们上天入海,爬冰卧雪,为捕捉到一个难得的镜头而热泪直流,也为意外失去拍摄对象而仰天长叹。最让家人担心的是,他们去的地方往往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完全联系不上。在这5年的时间中,李文举的女儿李一菲已经由当时正在上初中的小姑娘,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学生,在首映现场,李一菲说:“5年前爸爸出去拍片,从此我跟我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爸爸去哪儿了?’有时候爸爸回来了,却穿着完全不应季的衣服倒头就睡,有时候胡子拉碴躺在沙发上打盹,身上还有晒伤。这时我都在想:爸爸,你到底去哪儿了?”一席话,让台上台下唏嘘不已。

拍摄自然类纪录片,在业内实际上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然而李文举的团队却不以为然,他们热爱自然,更热爱中国的大自然。他们的团队曾在10年前拍摄纪录片《森林之歌》并在央视播出,当时的导演则是《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李文举坦言,人做事情不一定非要赚钱,但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实际上我是学测绘的,工科出身,但我热爱自然,我经常想什么时候能拍出中国自己的《动物世界》”,李文举说,“当你真正了解动物、尊重动物以后,你会发现你的人品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最艰难 女神导演进入无人区变身女汉子

导演原媛在团队中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女神”,然而在青藏高原拍摄后,却让女神变成了“女汉子”,这个清秀苗条的姑娘曾在无人区一待就是40多天。原媛回忆说,有一次准备拍摄藏棕熊,结果一无所获,正沮丧之际,突然发现远处的野牦牛群,于是记录下了狼群攻击野牦牛的一幕。“后来我们给牧民回放这些镜头,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后来我翻书发现,100多年前国外摄影师曾在此遭遇相同一幕。物是人非,但自然的伟力没有变,能把这珍贵的影像呈现给观众,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拍摄自然类纪录片的摄影师,都需要一副“铁打的身板”。提到这一幕,总摄影王路回忆称,“当时用高倍摄像头望过去,也只是在远处的地平线上看到了一群黑点,凭经验我马上反应到这是狼群在袭击野牦牛群”,王路说,“因为不敢开车靠近,怕惊扰到动物,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我和几个摄影师背起好几十斤的摄影器材,跳下车就往前跑,当地人竭力阻止我们这么做,说很容易猝死,但我没办法,我知道这一幕太难得,而且狼群的攻击看样子不会持续太久,好不容易跑到拍摄位置,几个摄影师全‘失能’了,呼吸调节不过来,身体不听使唤架不了机器,所有人静止了两分钟,胳膊才将将能动。”

最害怕 自然摄影师最不愿意见到人

拍摄自然类纪录片,用王路的话说要“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不仅要会开车、会修车,还要会爬山、会下水,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比较危险的动物。王路坦言,拍摄的时候不怕碰见臧棕熊,也不怕碰见狼,最害怕的是大型食草动物。“我们开车行进的时候,一拐过去,5米的位置,一个公野牦牛腾一下就站起来了,比我们的小卡车还高,这种食草动物警惕性非常高,也比较容易暴躁,野牦牛要是冲向我们的话,它的习性就是不把车给撞烂了它是不会走的。”

云南普洱与中国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亚洲象主要栖息地西双版纳只有一江之隔,人象生活区域重叠,人象冲突不可避免。李文举说,大象智商极高,甚至懂得迂回包抄的战术。“大象非常聪明,它会绕过一个山头或者小树林,然后突然出现在你后面。当时我们在河边上正在拍摄,突然跟着我们的护林员大喊一声‘跑’,我们才意识到有一只大象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绕到我们身后了,所有人扛着机器赶紧跑,那次幸亏有护林员的提醒,不然后果很难预料。”

如果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最危险的是食草动物,那么摄影师最害怕见到的则是人。对此,摄影师孙昆回忆说,“在高原上,我已经伪装好了正在拍摄动物,突然我的伪装从后面被打开了,如果是动物我不害怕,结果进来一个人,当时气氛特别紧张,后来才知道这是恰巧路过的游客。”孙昆说,“一般像我们拍摄动物的地方,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我们,只有一种人出现的概率最高,就是盗猎人。之前我拍摄金雕喂食小金雕的画面,拍完我就先走了,想着等一个月以后回来,刚好能拍摄到小金雕练习飞翔的画面,20天以后我回来,正往山上爬半道的时候,无意中看见了一个饮料瓶子,我一想‘坏了’,爬上去一看,果然金雕的巢让人给掏了。”

记者观察 不该摄影师一个人背“锅”

央视纪录频道刚开播时曾邀请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创始人奚志农做过一个短片。短片的最后一句话是“在纪录频道寻找答案”。在《自然的力量》首映当天,奚志农说,他已经看到了答案。“我看到了一批更年轻的中国摄影师在成长。中国有全世界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如果孩子们从小就能看中国自己的《动物世界》,才能将欣赏自然、向往自然成为习惯。”

毋庸讳言,自然类纪录片的水准,国内与国外仍存在差距。虽然在拍摄环节中,摄影师是最后的执行者,但是这个“锅”不该由摄影师一人背。实际上,中国摄影师并不比国外的差。在拍摄《自然的力量》过程中,海拔5000米高原上,狼群正在攻击一群野牦牛,为了不惊扰到狼群的捕猎,摄影师在几百米开外就扛起几十公斤的机器,一口气奔跑二三百米完成了拍摄。在一部好的自然类纪录片里,摄影师应该是一个狙击手的角色。而在整个作战环节中,也应该有指挥官、步兵和侦察兵,狙击手则完成最后的致命一击。《自然的力量》总摄影王路坦言,拍摄自然类纪录片缺少的不是有经验的摄影师,而是摄影师背后那个“高功率、高效能”的团队。“国外拍摄自然类纪录片,在摄影师出动之前,各个领域的动物专家、学者是先头部队,他们早已把动物的习性、经常出没的地点和最佳的拍摄时间分析得非常透彻,最后只需交给摄影师拍摄出最美妙的画面即可。”王路说,“所以这次我们也和一些大学研究动物的机构进行合作,取得了一些突破进展,我们也拍到了类似于雪豹觅食、小藏羚羊学习站立等珍贵的影像。”

因此,一部作品的完成,就像运动场上的接力赛一样,最后一棒虽尤为重要,但输赢仍得由整个团队来决定。(韩英楠)